近年來,土壤的修復很火,土壤有機質、土壤肥力這些詞也都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但很多人不理解,有機質究竟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這是羅道爾研究所(RodaleInstitute)(美國最古老的非營利有機農業研究機構)最近公布的一項有關有機農業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關系的研究報告。
什么是土壤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是泛指土壤中來源于生命的物質,是土壤中除土壤礦物質以外的物質,它是土壤中最活躍的部分,是土壤肥力的基礎,可以說沒有土壤有機質就沒有土壤肥力。
土壤有機質是指土壤中有機化合物,包括含碳化合物、木素、蛋白質、樹脂、蠟質等。
土壤中有機質的來源十分廣泛,比如動植物及微生物殘體、排泄物和分泌物、廢水廢渣等。微生物是土壤有機質的最早來源。
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在不同土壤中差異很大,含量高的可達20%或30%以上(如泥炭土,肥沃的森林土壤等),含量低的不足1%或0.5%(如荒漠土和風沙土等)。
土壤有機質有什么用?
土壤有機質含有植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也是土壤中磷、硫、鈣、鎂以及微量元素的重要來源。
1、促進作物的生長發育。
有機質中的胡敏酸,可以增強植物呼吸,提高細胞膜的滲透性,增強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同時有機質中的維生素和一些激素能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
2、改良土壤結構。
有機質中的腐植質是土壤團聚體的主要膠結劑,一方面,它能降低黏性土壤的黏性,減少耕作阻力,提高耕作質量;另一方面它可以提高砂土的團聚性,改善其過分松散的狀態。
3、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
土壤有機質供應土壤微生物所需的能量和養分,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
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物質和營養物質均直接和間接來自土壤有機質,并且腐殖質能調節土壤的酸堿反應,促進土壤結構等物理性質的改善,使之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這樣就促進了各種微生物對物質的轉化能力。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隨著土壤有機質質量分數的增加而增加,兩者具有極顯著的正相關。但因土壤有機質礦化率低,所以不像新鮮植物殘體那樣會對微生物產生迅猛的激發效應,而是持久穩定地向微生物提供能源。
正因為如此,含有機質多的土壤肥力平穩而持久,不易產生作物猛發或脫肥等現象。
土壤有機質就是為作物生長發育提供養分的倉庫。
它是土壤養分中的大家族。
另外,它還是判斷土壤肥瘦標準的重要指標之一。
提示信息